第一三六章_花团锦簇
笔趣阁 > 花团锦簇 > 第一三六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三六章

  第一三六章

  接下来的日子呦呦就不怎么出门了,除了处理日常家事、照顾孕妇苏晨,就是准备自己的嫁妆。嫁妆其实主要还是由谭丽娘来操心的,比如床柜几案桌椅箱匣这些其实从进了京就已经开始准备,包括陶陶的也是,只是陶陶出嫁的早,现做的少,大部分还是直接采买的,呦呦的却是做的多买的少,而且样式都是呦呦自己选定的。

  呦呦虽然不用特意操心嫁妆,不过就是新房里新人要用的绣品,虽然她女红不好,可是到底是自己房里要用的东西,不能全靠别人,除了两个人的贴身衣物鞋袜要她自己亲自动手缝制,彩缎衾褥、鸳鸯枕、绣着满床笏缎子床帘、幔帐这些也要挑几样自己绣,至于其他的八铺八盖,各式不同的门帘、窗帘、椅披、凳套这些,每样上头做做样子缝一两针就行了。

  定下了婚期后没几天,孟家就有人上们报喜了,七月初三傍晚,陶陶诞下一个男婴,取了名字为“琰”。琰,美玉也。可见孟家人对其抱有多大的希望。

  洗三那天呦呦去孟府,抱着小婴儿晃来晃去,对着已经开始学走路的玉儿说:“这是弟弟,他叫琰琰,你叫玉儿,你们俩都是玉呀。”

  玉儿虽然不全明白呦呦话里的意思,但是她听懂了“弟弟”两个字,于是也奶声奶气地说“弟弟”,逗的呦呦笑了起来,将琰琰还给奶娘,自己抱起了玉儿,“就算你有了弟弟,小姨也最喜欢你!”说完还在玉儿脸上吧嗒亲了一口,留下一个口水印。

  陶陶生了儿子,孟家太太乐得合不拢嘴,就连孟老太爷都出了院子亲自来看了。呦呦一开始还怕孟许也将注意力更多的放在新出生的小婴儿身上,后来发现,孟许好像更喜欢玉儿,她就放下心来了。

  呦呦和萧沐仁上次见面还是在请期之前。一晃一个多月过去,再次见面是在洗三日上,萧沐仁来给孟许贺喜,两个人离开时,在孟家的花园,由怀宇陪着见了一面。

  乍一见萧沐仁,呦呦吃了一惊。倒不是说一个多月不见有什么变化,这么说好像也不太对,确实有变化,变化还不小,比如他眼角嘴边的青紫乌黑,而且能明显看得出来,这应该已经是挺长时间了,因为正在消下去,所以青紫分布的并不均匀,呈点状分布。

  “你,你这是怎么了?”呦呦指着他的脸,诧异地问。

  “没什么。”萧沐仁瞥了一眼站在呦呦身后瞪着自己的怀宇,随便找了个借口敷衍过去,“骑马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一跤,没什么。”

  骑马的时候摔的?那为什么没摔坏胳膊没摔坏腿,偏偏磕碰到了眼睛和嘴角?欺负她没骑过马吗?没骑过马她也是懂常识的好不好?!

  呦呦这么想着就回头看了一眼。怀宇没料到呦呦会突然回头,立刻收回瞪向萧沐仁的目光,面带微笑地看着呦呦,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不过她还是发现了他的目光,略一思考就明白了。

  不过,自己有什么办法呢?呦呦心想,反正打都打了揍也揍了,大不了以后对小木人好一点。再说了,他既然要娶自己,就得面对怀宇怀瑾甚至花易岩的考量,这是他必须经过的关卡,也是花易岩作为自己的父亲、怀宇怀瑾作为自己的兄弟的特权。

  看到呦呦露出不忍的目光又轻轻叹气,萧沐仁以为自己的苦肉计奏效了,于是对扯扯嘴角想对怀宇得意的笑,然而他忘了自己的嘴角还有伤,一扯就疼了起来,忍不住“嘶”了一声。

  他一开始还想着这一声略带隐忍有能被听见的嘶声会不会让呦呦更加心疼她一下,结果呢?

  呦呦只是拍了拍萧沐仁的手臂,“既然如此,那下次注意安全吧。”说完扶着丫鬟的手离开了,留下萧沐仁目瞪口呆,半天没反应过来。

  倒是怀宇心情好的很,哈哈笑着上前在萧沐仁的另一手臂上拍了拍,“阿毓,呦呦到底是我的亲妹子呀!”语气中尽是得意。

  而萧沐仁,正捂着被怀宇拍打的肩膀吸气呢。嘴角和眼角处的青紫是大舅哥怀宇和小舅子怀瑾的杰作,拳头揍的,至于后背手臂和小腿的伤,则是花易岩这个准岳父的杰作,以考察他的武艺的名义用棍子揍的。

  等到陶陶满月后,回到将军住了半个月娘家,就到了中秋节。这个中秋节是呦呦最后一次在家里过的中秋了,谭丽娘准备过得隆重一些。不过自从家里生活好了些,花家的生活上都没有亏过,因此肉蛋鱼菜这些几乎都是随时就有的,尤其自家有了山庄后,更是想吃什么吃什么,而且都是新鲜的。她实在是想不出还能再怎么隆重。

  谭丽娘的心思自然是瞒不过呦呦的,她找了个时间去跟谭丽娘好好说了一次。

  “娘,家里今年确实应该隆重地过一次中秋,不过,不能是因为我要出嫁离开。”呦呦帮谭丽娘整理着针线筐里的东西,说:“哥哥今年成了亲,嫂子又有了身孕,这些都是值得庆祝的,而且,您应该考虑的是嫂子,而不是我。”

  “你嫂子我也考虑了啊,所以今年中秋我都没让他们买螃蟹呀。”谭丽娘解释说。

  呦呦笑了,将收拾好的东西放在炕桌上,“我知道,我就是说一下。反正您不要对外说是为我过节就行了。”万一搞得苏晨心里有了芥蒂,那多不好啊。

  中秋节那天天气很好,所谓秋高气爽万里无云,一大早上山庄里就送来了新鲜的蔬菜水果鱼肉蛋奶。因为是节日,怀宇和花易岩没有去点卯,怀瑾去太学也只去了一上午,中午午饭前就回来了。

  花家的惯例,节日的正餐都是在中午,满满地一大桌子的菜,花样繁多种类齐全,有谭丽娘亲手做的也有呦呦亲手做的。苏晨听说了之后十分不好意思,全家上下,好像就自己一个女人不会做菜。

  “哎呀嫂子不要多想,”呦呦注意到苏晨的情绪,赶忙笑嘻嘻安抚她,“你和我们不一样,我们就只能围着锅台转转挥挥锅铲,你不一样啊,你是将军,那是上阵杀敌安邦治国的。”

  苏晨被呦呦说的更加不好意思了。谭丽娘听到她们这里的动静,也笑着劝她,“我们就是个习惯,咱们家又不是没有下人,用不着你们做饭。”说完了又跟呦呦说,“我啊今年也是最后一年了,以后不做了,折腾不起了。”

  “就是就是,以后啊,娘就好好享清福好了!”呦呦看着苏晨笑,“有了嫂子这么个大能人,您就放心吧!”

  “妹妹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孝顺娘的。”苏晨也郑重地道,似乎有些保证的意味。

  等到了晚上,一家人聚在花园里饮酒赏月赏菊吃月饼,因为家里有孕妇,所以今年没有买螃蟹,不过呦呦有自己做菊花饼和菊花糕,用的原料都是她自己挑选的上好的菊花瓣,清洗干净后,煮成菊花水和面,剩下的菊花瓣捣成泥和豆沙搅拌均匀做馅,包进酥皮里压扁沿着边切几道口子,稍微整理就是菊花形状,然后放进烤炉里烤熟就行了。

  菊花糕的做法也是类似,只不过是按照蒸食点心的步骤做好上锅蒸的。

  苏晨知道这两样糕点的做法后忍不住咋舌,“这么难啊?”然后拽着呦呦的袖子让她将步骤写下来,“以后我也好学着做。”

  “嫂子可真是,”呦呦笑起来,不知道要说她好强还是什么,“娘刚刚不是说了,家里有下人,这些事以后交给下人去做就好了。”怕苏晨多想又补充,“我是喜欢鼓捣这些东西。”

  苏晨也笑了起来,她是个通透的女子,自然明白呦呦和谭丽娘的好意,因此也不再强求,“不过,”苏晨拉着呦呦的手说,“以后妹妹要是再研究出什么吃食,可别忘了给娘家一份方子。”

  呦呦自然是答应下来,“嫂子放心,一定忘不了。”

  怀宇在一旁看着,嘴角隐隐带了笑,又拿起酒壶给自己斟了一盅酒,今年的菊花酒好像很好喝啊,甜滋滋的,是不是加了糖?

  过完中秋节,接着而来的就是重阳节和太皇太后的生辰。将军府的给太皇太后的重阳节礼和寿礼依然和往年相似,除了将军府里写了礼单经过内务府贡上的寿礼,还有谭丽娘亲手做的衣物鞋子,怀宇写的一万个不同的寿字,怀瑾画的寿翁牵鹿图,呦呦自己做的点心,今年还多了一样,苏晨亲手雕刻的一个寿字雕刻,用的是十年桃木——桃又有长寿的意思。

  太皇太后的生辰过完,十月份过去,十一月初五那天一场雪飘然而下,冬天来了,年底到了。

  呦呦早上照例差一刻辰时起床,起床后没有先叫丫鬟,而是自己伸了一个懒腰,披了一件衣服到窗前撩开窗帘看一眼,外头白茫茫一片,几个洒扫婆子在院子里扫雪,扫出一条通向门口的干净整洁的道路。

  三元去厨房看早餐回来一进院子就看到正房内室窗帘被掀起来一角,知道是二小姐醒了,就进了正房,在炉子上提起热水壶倒了一杯水,又从架子上拿了蜂蜜用筷子滴了两滴,搅拌了一下,放在托盘里,端着站在内室门口问:“二小姐,我进来了?”

  “进来吧。”呦呦应了一声,“顺便倒一杯蜂蜜水来。”

  “早上醒来喝一杯蜂蜜水,奴婢都记着呢。”三元吧茶杯递到呦呦面前。

  “可惜没记着冬天屋里要用碟子装清水。”呦呦瞥了三元一眼,淡淡地说。

  三元一愣,转头看了一眼炕桌,上面果然没有装清水的碟子,三元对呦呦屈膝认错,“大概是小丫鬟昨晚收拾的时忘记了,我这就去处罚。”

  呦呦点点头,“不是大错,不用太严厉了,取消两次轮休就行了。”

  三元应下来,服侍着呦呦洗漱换衣服梳妆,等到呦呦确认一切没有问题了,这才扶着人出了房间,一出门就有一个小丫鬟冲了过来直接跪到了地上,把呦呦吓了一跳,不等她说话,小丫鬟就开始对着她磕头,一边磕头一边说:“谢二小姐开恩,谢二小姐开恩。”

  呦呦停下脚步,转头看向三元,目带询问:这是谁啊?

  呦呦附在她耳边解释,说就是那个忘了放清水碟子的丫鬟,应该是知道呦呦只对她从轻处罚了过来来谢恩的。

  呦呦觉得好笑,这也值得谢恩?她对丫鬟说了一句“起来吧”,然后就径直出了院子了。路上三元告诉她,这个丫鬟是前些年新进府的,听说是被人贩子从西北拐卖到京城来的,一直在外院来着,今年春天院子里一个缺个洒扫的小丫鬟,三元见她老实本分,就叫进来了,没想到会出这样的错。

  “没事,一时疏忽罢了。”呦呦不甚在意地挥挥手,“你刚才说她是从西北来的?西北哪儿?来京城多少年了?”

  三元没想到呦呦会突然对一个洒扫的小丫鬟上了心,微微一愣,立刻回说一会儿回去问。

  呦呦点头,让她好好问一问,“看她还能对西北记住多少,以后说不定就有大用处了。”

  三元不明白日后一个洒扫丫鬟能有什么大用处,不过二小姐做事一向有她的道理和安排,于是也不多问,照着吩咐下去了。

  其实呦呦的想法挺简单的,问一问她是西北哪里的,看能不能得出些有用的关于西北的消息,或许也可以带着她去嘉峪关。不过她并不抱很大希望,小丫鬟看起来才十岁左右,如果来京城早的话,对西北的记忆怕早就没多少了。

  等三元再回来,得到的回复果然如呦呦所料,小丫鬟对西北的印象并不深刻了,只记得满天黄沙、缺水缺吃的,她也不是被人贩子拐卖的,而是被她娘卖给人伢子的。

  呦呦点头,不过她还是打算带着她去西北,至少不会水土不服吧。

  下了第一场雪后,第二场雪第三场学就接二连三的下起来了,一直到了年底,地面上的积雪都不蹭化过,每次要化雪的时候,下一场雪就来了。

  就这样一场雪接着一场雪的,洪武十年到来,距离呦呦出嫁,还有五个月不到了。

  作者有话要说:说个恐怖的事,我今天不小心删掉了六章三万字【哭】,包括你们想要的洞房花烛夜。

  不过后来找回来了,一部分。

  求评论安慰我这颗受了惊的小心心。

  再说个鬼故事,今晚说不定双更。【坏笑】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78.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78.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