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百姓是被官商勾结逼反的_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笔趣阁 > 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 第126章 百姓是被官商勾结逼反的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26章 百姓是被官商勾结逼反的

  “不妥,实在不妥”

  皇极殿内,户部尚书方岳贡正在极力劝阻崇祯皇帝。

  “陛下免全国一年田赋也就罢了,如果再免了徭役,地方衙门的一应所需都需要朝廷供给,这将是一笔庞大的支出按照国库目前的存银,根本不够一年使用”

  “我朝税赋起运和留存比例大概是五五开,现在地方没有留存,国库存银不足一千万两,地方没钱需要从国库支取,这些钱最多用到十月份就没了”

  内阁首辅李邦华也劝:“陛下慎重,国库和内廷的钱加起来也只能使用一年。如果明年夏粮征收不及时,又将面临无钱可用的窘境。徭役银加起来有百万两之巨,虽然不多,却能救急”

  范景文和邱瑜也碎碎念的劝个不停。

  吴三桂走后,崇祯与内阁商谈吏治和经济问题。

  在谈吏治之前,他率先把刀子砍向了徭役。

  整顿吏治的目的无非是治理贪腐。

  贪从何来

  官员贪腐的途径大多只有一条:借着收缴赋税的机会,横征暴敛,私自加派。

  朝廷让收一两,他们收三两。朝廷没有这部分税收,他们巧立名目加派。

  想改革吏治解决贪腐,必须先把贪腐的途径掐死。

  就像他穿越前的农村贪腐问题,不交公粮后,与公粮有关的贪腐问题瞬间消失。

  “你们不要再劝了,朕决意整顿吏治和贪腐。先从京师开始,一个月后如果没有成效,朕全听你们的。”

  内阁见状没有办法,只能暂时同意。

  其实李邦华也想知道皇帝方法是否奏效,如果有效的话他会立刻安排全国效仿。

  “吏治是诱因,流贼屡剿不绝的根本原因是官商勾结”崇祯盯着四位阁臣,若有所思。

  李邦华不明所以,急忙拱手:“请陛下示下”

  紧接着,崇祯把他掌握的情况详细的说了出来。

  历史上。

  明末的粮食总体是够吃的,除了灾害严重的地方,其他地方粮食都有富余。

  够吃为什么还会造反

  究其根本,那些农民是被官商勾结逼反的。

  众所周知,明朝是银本位。

  立国之初赋税征收的大部分都是实物,到了中后期,大部分赋税由实物改征白银。

  征收白银没问题。

  但当时的明朝人口增长,再加上大部分银子被藩王,商人,富户乡绅藏在府中舍不得花。

  久而久之就出现一个问题:市面上银子紧缺。

  更要命的是,朝廷税赋征收的是银子,农民必须把粮食换成银子才能缴纳赋税。

  于是夏粮和秋粮收获后,买粮的商人借官府催收田赋的时机,拼命压低粮食收购价格。

  本来一石粮食能卖一两银子,为了尽快兑换银子应对官府的催收,农民需要用两石甚至更多粮食来换取一两银子。

  按理说天灾时粮食涨价,但农民手中的粮食偏偏卖不上高价。

  更有甚者,他们把手里所有的粮食都兑换成银子后发现,这些钱还是不够缴纳赋税的。

  他们能不反吗

  当崇祯把这个理论说出口后,内阁几位成员站在原地,久久无语。

  方岳贡张了张嘴,发现自己竟然不知道想说什么了。

  他看向首辅李邦华,发现这位阁老也瞪大眼睛愣在原地不知所措。

  “我大明的官吏竟然和商人如此勾结,他们都该死”李邦华缓过神后,愤愤的说道。

  崇祯摆摆手:“李阁老你错了”

  错了

  李邦华懵了,他的话哪里有错如果不是贪官和奸商,农民们也不至于被压榨的如此严重。

  崇祯淡淡一笑:“征收赋税是朝廷考核官员的一项指标,而商人逐利,哪里有利益他们就会去哪里”

  “你可以说他们都有错,也可以说他们都没错抽丝剥茧的想一想,其实是制度有漏洞”

  “至于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朕”

  崇祯刚要继续说,就听门外响起王承恩焦急的声音。

  “皇爷出出事了。”

  “进来说。”

  “是”王承恩推开门一路小跑来到崇祯面前。

  “国子监的学生看到报纸上面的内容后,对提升匠人地位的行为有点不满。后来翰林院的翰林也知道了此事,这些人联合起来打算向陛下请愿。还说如果陛下不去,他们就跪死”

  “请愿跪死”李邦华眉毛几乎到竖。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往小了说是请愿进谏,往大了说是强迫皇帝就范。

  他腾的一下站起身,朝崇祯施礼道:“陛下这帮书呆子读书读傻了流贼刚走几天,他们就要整幺蛾子,陛下稍等,臣这就去处理他们。”

  “慢着”崇祯摆摆手。

  李邦华心里咯噔一下

  坏了,以他近期对皇帝的了解,怕是要杀人。

  “陛下恕罪,臣作为内阁首辅对下面管教不严,请陛下给臣一个将功赎过的机会。”

  崇祯没有理会李邦华,而是问王承恩:“他们现在何处请愿内容是什么”

  面对崇祯的询问,王承恩欲言又止。

  “又不是你说的,赶快复述一遍”

  “是皇爷,他们聚在午门之外,请求陛下废除匠人减免徭役的政策,其他要求好像也有,但都是雷声大雨点小,附和之人甚少。”

  崇祯嫌弃的笑了,还以为什么大事呢,就这

  不过他倒是很欣赏这帮学生和翰林,能冒着被杀头的风险面君请愿,可见其风骨。

  原来大明文臣的风骨没有消失,而是转移到某些年轻人的身上了。

  等等

  猛然间,崇祯想到了对付党争的方法。

  “李阁老你们先回衙门各司其职,朕要会一会这帮年轻人吏治和经世济民之策改日再谈,有些事急不得。”

  李邦华犹豫道:“陛下不用我们陪同吗”

  “不用,大家都是读书人,动口不动手”

  李邦华无奈的叹了口气,带着其他人转身离开。

  在锦衣卫和禁军的护送下,崇祯来到午门之外。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

  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

  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

  阅读最新章节。

  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更新,第126章百姓是被官商勾结逼反的免费阅读。: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78.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78.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