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卸甲归田_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笔趣阁 > 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 > 第381章 卸甲归田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81章 卸甲归田

  最先进入校场的不是崇祯,而是两面大旗。

  一面大明国旗,一面象征皇权的九旒iu二声黄龙旗。

  两面大旗进入校场后停了一下,随后调转方向直奔高台而去。

  “咱们大明的国旗果然威武”

  “是啊,以后咱们大明的军队都可以用这种旗了。”

  “旁边那面黄色的旗是什么旗”有不懂的人问。

  在场的老兵都经历过京师保卫战,有不少人见过崇祯和九旒龙旗。

  一帮人开始兴奋地大喊:“九旒龙旗,是陛下”

  “陛下来了”

  在两万多老兵的注视下,崇祯迈步走进校场,登上了高台。

  嘈杂的校场先是陷入短暂的安静,随后爆发出震耳的欢呼声。

  毕竟谁也没料到大明皇帝会亲临校场。

  这欢呼声让众人沸腾的同时,也把李宪忠吓坏了。

  他立刻将手放到佩刀上,凝神戒备。

  身为勇卫营一把手,要对陛下的安全负责到底。

  此番出宫随行的将士只有一千多人,而校场下却站着两万多人。

  如果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欢呼过后,崇祯双手下压示意众人安静。

  “朕听说,京营最近正在裁撤老兵,所以来校场看看。”

  崇祯的话被提前站在台下的太监听在耳朵里,随后用尽全力重复喊了出去。

  像这样的太监有几百个,他们依次分散在军中,将崇祯说过的每句都重复一遍。

  校场上两万多老兵沉默不语。

  那些提前准备好的话已经到了嘴边,可就是说不出来。

  如果站在台上的是官员,他们会毫不犹豫的将心中诉求说出来,喊出来。

  但是现在站在台上的是大明皇帝

  他们没有胆量当着他的面放肆。

  偌大的校场,安静得只有风声和呼吸声。

  崇祯当然知道他们心中所想。

  昨日上半夜,锦衣卫在军中安插的眼线就将这个消息送进了皇宫。

  李邦华和刘文耀的意思是强硬镇压

  把城外的战兵调进城,只要堵住校场进出口,里面就算掀翻了天也影响不到京师大局。

  崇祯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否决了他们的方案。

  把城外的战兵调进城只会激化矛盾,甚至造成双方火拼。

  他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就是自相残杀。

  崇祯稳了稳心神,继续说道:“在辽东打过建奴的,全都站出来去校场西面空地上。”

  听完这句话后,所有人都愣了一下。

  因为他们不知道崇祯要干什么。

  见没人动弹,太监们开始大声催促。

  “都别愣着了,凡是打过建奴的,赶紧麻溜儿的过去”

  “快快快,跑步前进”

  一个士兵拍着前面人的肩膀说道:“走啊二哥,咱们都在辽东打过建奴,陛下让咱们过去呢”

  “不去,准没好事。”

  旁边有人附和道:“对啊,肯定没好事,有好事也轮不到咱们这些臭当兵的”

  “照我说啊,陛下怕裁兵时发生哗变,这才亲临校场。他这么做就是分散咱们的兵力,然后各个击破。”

  听到其他人这么说,刚才那个士兵停下脚步,转身又回到了队伍里。

  由于士兵们疑心重,导致西边的空地上没什么,显得很是冷清。

  崇祯也不着急,站在高台上静静地看。

  他倒要看看军中这些将领都是些什么成色。

  刘芳名的方阵与马科的方阵挨着,他们两人悄悄凑到一起。

  “老马,你不在辽东打过仗吗,快点过去啊”刘芳名说道。

  “哎,别提了”马科叹了口气,“当年随洪承畴支援锦州,结果先后在塔山和锦州败给建奴,最后搭上黄蜚的船从海上败归。”

  “陛下此举可能是算旧账”

  马科麾下士兵见主将不动,也不敢乱动,只能站在原地静观其变。八壹

  眼看现场局势愈发尴尬,刘文耀派人给京营嫡系部队送信。

  刘文耀嫡系将领接到消息后立刻站在各自方阵前大喊:“陛下有旨,凡是在辽东打过建奴的都去西面空地上。”

  “无论胜败,都必须去”

  在他们的指挥下,整齐的方阵开始松动。

  一个两个十个

  人都有从众心理,只要有人带头,他们就会放下心中的顾虑,跟着带头的人走。

  不多时,西面空地上聚集了两千来人。

  寒风之中。

  他们顶盔掼甲,手拿武器,心情忐忑。

  毕竟谁也不知道迎接他们的是好事还是坏事。

  不过大部分人都觉得应该是好事。

  崇祯继续下令:“在草原打过蒙古人的,也去西面空地上集结。”

  校场上,士兵们从各个方阵里走出来,一步三回头地去往西面。

  一刻钟后。

  西面空地上聚集了很多士兵,打过建奴和蒙古人的士兵加起来,粗略一数竟有四五千之众。

  在得知这些人的数量后,崇祯心里有底了。

  他继续下令:“流贼围城前,凡是打过流贼的,包括降兵,继续去西面空地上集结。”

  随着太监们传达完旨意后,整个校场开始忙碌起来。

  这次动起来的士兵最多,也最慢。

  直到两刻钟后,校场上才再次恢复平静。

  “那边有多少人”崇祯懒得数,问身边的李宪忠。

  李宪忠扫了两眼后得出劫掠:“回陛下,大约有万余人,具体的话还得详细数一数。”

  “不必细数了,让他们列好队,朕要检阅”

  旨意传达后不久,万人的军阵便以最快的速度排列整齐。

  他们都是老兵。

  虽然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战斗力下降,但是基本的军事素养还是有的。

  在勇卫营的护送下,崇祯来到军阵前面。

  刘文耀站在崇祯旁边,对着第一排的士兵喊道:“第一排的说说都在哪打过仗”

  “大凌河”

  “松山,锦州”

  “宁远”

  “大同”

  “宣府”

  “甘肃”

  “潼关南原”

  “朱仙镇”

  士兵们用尽全身力气,将自己征战过的地方喊了出来。

  听着这些地名,崇祯眼圈红了一下。

  这些人曾经在这些地方经历过一场甚至多场血战

  无论胜败,最终都活了下来。

  转战千里后又回到京师,充入京营。

  与那些降兵相比,他们更值得让人尊敬。

  崇祯高声道:“自今日起,年轻力壮者可继续在军中服役,老弱病残需卸甲归田。”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

  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网站即将关闭,

  免费看最新内容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

  阅读最新章节。

  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穿越崇祯帝,开局一根绳更新,第3章卸甲归田免费阅读。:2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78.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78.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