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小人物_星际之母
笔趣阁 > 星际之母 > 第七十六章 小人物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七十六章 小人物

  第七十六章小人物

  10多年来,每当孔睦一个人在书房里出现忧伤的时刻,脑子里就会闪现着自己一个个十分落魄的镜头。他近乎绝望地体会着自己在现实中一个个弱者以卵击石的苍凉和悲哀。

  每每秋风扫叶的时候,孔睦又一次次开始思考自己是否要改变。按自己的处世哲学常常四处碰壁,想着改变是很自然的。他得将自己从麻木的状态中激活。看着门外那棵老柿树,这年的秋天又是硕果累累,但果子熟一个鸟儿吃一个,简直成了鸟的天堂。虽然是来自自然又回归自然,但他还是感到有些心伤。多少年,他们互相欣赏,互相抚慰,一直以默默对视这种独特的方式交流。他学它,敬重它,希望从它饱经风霜的身上汲取一种力量。

  之后,孔睦开始行动,希望自己变得更现实一点——

  他抽出更多的时间陪妻子上街,陪孩子们聊天,看电视。他开始刻意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去年,家里经济上和往年差别不大,还是没有实力购买商品房,骑得仍然是那部旧车,但租住在X城,爱人的脸上已常露着笑容,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儿子考上了重点中学;小报为女儿寄来了作文奖。一家人也算其乐融融。

  他隔一月就要往乡下跑,兄弟二人轮流履行赡养二老的职责。和他们说说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他能感受到老爸那份对健康的欣慰,老娘对病魔的无可奈何。他在用种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一份孝心。他觉得这样很有益于老人的健康。周末时,又常常把儿女接回乡下老家,其乐融融。老爸见到儿孙们乐坏了,老爷子与孙子俩有说不完的悄悄话。月下,端个凳子在老爸的身边坐下,乐观的老爸就开导我:“儿女双全,全身无病,这就是福。”发妻在洗完七大碗八大盘之后,尽管腰酸背痛,但乐听最后的那句:“妈妈,辛苦了!”

  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经常反省自己,应该做一些自己老来能做、喜欢做的事情。在单位先后搞了十几年科研,如今他业余饲养了数箱中蜂为他“搞科研”。不仅嘴上甜滋滋,体内也有了常常被蜂蜇的感受,身上因常蜇蜂毒风湿病不治而愈了。因为神秘,所以老想走进它们的世界,探究那未知的科学。妻子说他“久慕成痴”,子女称他“蜂我两忘”。每天早晨来一勺蜂蜜冲茶,从而保证了他排泄顺畅,体力充沛。偶尔开箱摘颗蜂王台基在嘴里咀嚼,像吃口香糖一样,那王浆苦涩的味道可以帮我除去口臭,也能使我的血压长期保持正常,换得穷开心。

  然而,孔睦没有想到的是,他这种自得其乐的生活,最终会因为一个叫宁肖的女孩子的出现,而彻底打破了。多少年后,他站在他那个时代科技的最前沿,享受着众多弟子顶礼膜拜时,他却最想重温这段岁月。可惜的是,他的双亲已经离开了人世,他的老妻也撒手人寰,儿女早已各奔东西,忙着各自的事业,只剩下他孤独的一个老头子,享受着一个国家所能给予的最高级礼遇。

  早上,人们在晨练。曾宇却要去活水公园,观看这样的场景:一个中年男子盘腿坐在长椅上,一脸幸福知足地看着面前的一小瓶酒和塑料口袋包着的下酒菜,菜里面很端正地放着一双筷子,显得安详平静。他的衣着,陈旧且有些肮脏,与面前精致的小酒杯和下酒菜显得极不协调,会引来许多的好奇心。

  不得不承认,他选择座位的眼光不错。他喝酒的位置,背靠一棵百年银杏,面对锦江,每天清晨,太阳从他正前方的楼群里升起,把锦江水和他身后的树叶映得金黄。在这样的氛围中喝酒,应该是极有情调和诗意的事情。

  曾宇每次都是默念着那份有关他的人事资料以及他的照片,从他的面前经过,并会刻意留心观察他,有时看他满是油渍的衣着,有时看他泛着油光的脸,有时,则看他面前的卤鸡、猪头肉或豆腐干。

  据曾宇的观察,这个人就应该是个捡垃圾或收垃圾的。他的衣服,可能是从垃圾桶里回收来的。而他的食物,绝对不是来自那里。看得出,他像许多外来打工者那样,对吃什么的重视远高于穿什么,他的很多同行,甚至对吃什么也无暇太过于讲究。而曾宇收到的人事资料却显示,此人是某科研所的高级研究员,只因与现行领导有些私人恩怨,被迫放下正在攻关的课题,停薪留职,自谋生路。可惜,他除了科研,再无其他一技之长,最后沦落为了乞丐,呆在这活水公园里混日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据曾宇的观察,这个人就应该是个捡垃圾或收垃圾的。他的衣服,可能是从垃圾桶里回收来的。而他的食物,绝对不是来自那里。看得出,他像许多外来打工者那样,对吃什么的重视远高于穿什么,他的很多同行,甚至对吃什么也无暇太过于讲究。而曾宇收到的人事资料却显示,此人是某科研所的高级研究员,只因与现行领导有些私人恩怨,被迫放下正在攻关的课题,停薪留职,自谋生路。可惜,他除了科研,再无其他一技之长,最后沦落为了乞丐,呆在这活水公园里混日生。

  那天,天气晴好,那人的心情也不错,宁肖带着曾宇来到了活水公园,跟那个人聊了起来。最后的结果,那个人整整衣衫,跟着宁肖和曾宇离开了活水公园。从此,来公园晨练的人们,再也没有见到那个人了。直至很多年后,华夏对一些科学家的卓越贡献进行表彰的时候,有人从电视展现出的一位科学家的身上,依稀看到了那个在活水公园混吃混喝的乞丐影子。

  他中专毕业,靠亲戚的关系分到一个研究所做收发工作。研究所里博士生、硕士生成堆,本科生在所里都算小人物,所以,他心里没有什么不平衡,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得兢兢业业。

  在研究所做收发也是不容易的。面对一大堆国外寄来的刊物和书信,他不知道应该分发给谁,只能一次次地去问别人,问多了,自己也感觉不好意思。

  为了不丢掉饭碗,他开始自学外语。几个月后,认信封已没有多大问题。有人无心地说了一句:“再加把劲儿去参加外语自学考试吧。”是啊,好歹也可以拿个大专文凭。

  两年后他果然如愿。又有人说:“既然专科都拿下来了,再努力一下,不是可以拿到本科文凭吗?”他一想也对,于是继续读下去。

  三年后,他拿到了本科文凭,也因此调到了资料室工作。

  朋友同事都很佩服他,说他走到这一步真不容易,可以好好歇歇,谈恋爱成家了。可他却停不下来了,他对自己说:“已经走到这一步了,为什么不往前再走走?”于是他开始准备考研。

  三年后,他果真考上了。研究生毕业,他顺理成章又读了博士……

  再后来,科研所的人再也没有见到了他,都以为他另攀高枝了。直至许多年后,他作为华夏顶级科学家来指导科研所的工作时,所里的老人才思及他的过往。

  有人说,他把自己逼得太狠。也有人说,如果他在别的领域,也会自成大家,不会默默无闻这么多年。可他笑着说:“我对自己的认识很清楚。我并不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也并没有其他卓越的才能。当初,坐在收发室分发信件时,我也想不到今天可以站在这里,跟诸位指导工作。当时,我只不过是想,再往前走一步吧,看看前面是什么样子的……”

  其实,他的心里很清楚,自己命运真正的改变不在于自己,而在于那天他遇到的那个年轻漂亮的女孩——宁肖。短短几句的交谈,就把他人生的轨迹指向了另一个位置。

  “都是一些小人物哟!”谨老浏览完宁肖网罗到手的人员资料,不由得感慨了一声。

  “谨老,你可不能这么说,”宁肖则是满怀信心。“一个时代是否伟大,要看那些大人物;一个时代的伟大是否能延续,要看这些小人物。推而言之,风云激荡的重大历史时刻,最能彰显伟人的睿智和风采;而波澜不惊的寻常日子里,正是小人物最能储存下一次伟大的岁月。你瞧着吧,我会让你感叹这些小人物的伟大。”

  “好,好,”谨老的脸上也带着笑容。“我等着哟!”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78.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78.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