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交流_星际之母
笔趣阁 > 星际之母 > 第七十七章 交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七十七章 交流

  一年的光阴让盛达生经历了无数次的惊奇。首先,他调离了原单位,进入到华夏最高级的顶级科研单位,并享受非同不一般的待遇。所有的人见到他,都会停下步子和手中的工作,跟他打着招呼。他的生活有专门的人员负责料理,身边随时都有公务员跟着。再后来,又出现一批人。他们都拜读了他的大作,对他是异常的推崇。尤让他欢喜的是,那位名叫匡志厅的小伙子,既然能用数学的演绎来验证他那粗糙理论的对与错。一时间,令他颇有一股人生难逢知己,千杯少的感慨。

  R国的一位著名的文人曾写过一篇小说,大概意思是:有一个人和别人打赌,把自己关在一间屋子里,如果他能在十年间不和外界有任何接触,就可以赢得一笔巨款。于是,他开始了一个人的幽居生活。熬过漫长的十年,最后他终于坚持到约定的期限。但是,他却放弃了巨款,悄然离开。只留下一封信。信中说,十年来,他饱尝了孤独的痛苦,寂寞的摧残。他悟出了一个道理:人拥有比金钱更为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与人的感情交流。于是,他重新融入人群,开始新的生活。可以想象,一个人的幽居一定会如同在沙漠中独行,满目荒凉和绝望,内心巨大的空洞会把人吞噬掉。人生存的精神支柱,人最殷切的愿望,应该是在与别人的交流中获取丰富的生活体验,从中收获情感的源泉。

  对此,盛达生颇有感触。他第一次地感觉到只有与人交流,人生的码头才会百舸千帆,从而丰富多彩。

  以前,他也听说过不同领域的一些艺术大师离群索居,进行艺术创作。可是,再孤独的创作,也需要与欣赏者沟通。梵高、卡夫卡这些人有着超越时代的艺术才华,他们的作品都是在他们去世后才引起了轰动。有人说这只是上帝开了一个玩笑,让他们提前很多年来到这个世界,使他们以一种特立独行的姿态寂寞地面对世人。然而,又有谁知道他们孤独地创作不息,正是缘由于他们需要宣泄,需要表达,需要沟通,需要交流。因为他们知道,一定会有一颗虔诚的灵魂会聆听他们的独吟、呐喊甚至咆哮。总有一天,总会有人,听懂他们,看懂他们。哪怕要过许多年。

  古人也有遁隐田园山林,与嘈杂的红尘隔绝,与污浊的官场隔绝。然而,那不是和人隔绝。闲暇时,他们也会和农人一起“把酒话桑麻”。有时,一个人独往于山林中,偶然遇到个林中的老翁,还会“谈笑无还期”。陶渊明隐居后,还会和农民一起其乐融融地劳作,“日入相与归,壶浆劳新邻”。

  所以,沟通交流是每个人的愿望,也是每个人的需要。即便鲁滨逊漂流到孤岛上,尚且需要一个“星期五”来作伴。

  所以,盛达生觉得自己这样的平凡百姓,更加需要与人沟通交流。一颗孤独的灵魂不可能走得很久很远。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一个人的行走,没有人扶持关照,他的脚步会沉重如铅。一个人的空间,也必定狭小如囚笼。

  当今的人类不也正是因为沟通交流的愿望如此强烈,才迫使通讯技术得以飞速发展。时至现在,华夏就已经拥有了很多极为便捷的交流方式和途径。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沟通无极限。网络上的各种沟通工具之所以越来越受欢迎,就是因为它满足了人们交流的愿望。

  每一颗心都渴望倾听。搭建一个心灵的城堡,倾听每一颗心的跳动,为自己,也为他人。

  与盛达生越来越豁达的心态相比,宁肖网罗来的其他星晨,则各自有了不同的视线角度。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目光是交流的工具。

  这些家伙看人大体有三种视角:仰视、平视、俯视。

  看伟人、名人、贵人、上司,一般会仰视。恭恭敬敬,俯首帖耳,越看越觉得自己渺小,不值一提,一无是处。仰视很累,看久了也容易脖子酸痛,腿软腰弯。

  看常人、朋友、同事,看和自己差不多的人,他们大都会用平视。大伙儿称兄道弟,嘻嘻哈哈,亲热无比,十分自然。因为彼此之间无拘无束,没有高下之分,自然不必仰头,也无须垂首。其实,这是人看人最舒服最合理的视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看常人、朋友、同事,看和自己差不多的人,他们大都会用平视。大伙儿称兄道弟,嘻嘻哈哈,亲热无比,十分自然。因为彼此之间无拘无束,没有高下之分,自然不必仰头,也无须垂首。其实,这是人看人最舒服最合理的视角。

  看不如自己的人,不论是收入、级别、水平、身世,则往往会自然不自然地居高临下,用俯视的眼光来审视他人。这时候,一股傲气,会由丹田而升至嘴角,一阵轻蔑,流露在不经意的眼光里。

  然而,仰视常会自取其辱,俯视更是对他人的不尊重,唯有平视才是正常的视角。对同等地位的人平视不难,难就难在对地位高的人和处境差的人也要保持着平视。这就需要宠辱不惊的襟怀,平等待人的度量,简单自然的思路,无欲则刚的心胸。而这些却是那涉世未深的孩子才能容易做到。

  F国的一位大文豪曾到R国国力最强大时去访问,他和一个小女孩玩耍。

  离别时,大文豪对小女孩说:“回去告诉妈妈,今天和你一起玩的是世界最著名的文学家。”

  不料,小女孩学着他的语气说:“你也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和你一起玩的是R国著名小女孩卡嘉。”

  小女孩心地单纯,天真无邪,于是乎就很轻松自然地做到了平视。

  其实,在谨老身边,最擅作思想工作的便曾宇。谨老把他派给了宁肖。他就得协从宁肖的工作。不过,当看到这些人大都是持材傲物者,曾宇又有了重操旧业的感觉。所以,他组织给这些人上了几堂课,很明确告诉这些未来的科技之星:能平视显贵名流是风骨、气节,能平视贫贱落魄者则是教养、情怀。人人生而平等,谁也不愿意接受被俯视的屈辱,谁都没有俯视他人的权利。例子就是M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林肯。有一次外出,路边一个衣衫破旧的黑人乞丐对其行鞠躬礼,林肯一丝不苟地脱帽向其回礼。随员对总统的举止表示不解,林肯说:“即使是一个乞丐,我也不愿意他认为我是一个不懂礼貌的人。”

  仰视与俯视得到的都是哈哈镜变形后的效果,只有平视是一面没有弧形的不失真的镜子,它具有不带偏见的客观,远离功利的公正,没有杂念的单纯。生活在平视目光里的人们,是愉悦和自信的,温暖而和谐的。但是,谁也没有能力要求人人都平视对方,只能是自己尽力对所有人都保持平视,对领导固然要恭敬尊重,对部属也不要冷若冰霜;对有钱者既无须敬畏,对穷汉也不必白眼。另一方面,对人家的俯视,也不要太在意,太敏感,太当一回事。倘若碰上有人刚对一个权势者满脸“桃花盛开”,而转身就对你一脸冰霜,你也无须生气,只消想想这不过是“见了所有穷人都狂吠,见了所有富人都摇尾巴”的那种东西所具有的属性罢了。

  这番整顿后,整个团队的风气立刻好转。彼此之间交流得更加热切,讨论也越来越精确,钻研的劲头也越来越足。见此,宁肖不由得向曾宇竖起了大姆指。难怪千年之后,军队里把华夏的政工理论奉为神学。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78.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78.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